中美科技戰持續,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汽車使用國產晶片的比例現已達到15%左右。業界人士指出,儘管中國目前主要生產低端通用晶片,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容小覷。
過去,中國汽車使用的晶片大多依賴德州儀器和德國英飛凌等外國公司。然而,業內人士透露,如今中國國產晶片的使用率已逼近15%,且預期將持續上升。報導引用行業高管指出,中國目前生產的許多汽車積體電路屬於低端通用型,距離完全自主可控仍需數年。但國際商業策略公司執行長瓊斯強調,不應低估中國的競爭力。他指出,若要在中國汽車市場取勝,必須在中國設計並製造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
中國汽車製造商表達了對本土晶片採購的偏好,一方面是為了確保供應穩定,另一方面是因為與本土晶片設計公司合作更為便捷,這些公司行動迅速且樂於生產定制產品。此前,美國加強出口管制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表聲明稱美國晶片不再可靠,呼籲採購時需謹慎。
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在車用晶片領域與英偉達和高通競爭。該公司表示,截至2024年6月,他們擁有25家汽車製造商客戶,高於2021年的14家。地平線認為,國內供應商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和偏好」。
瑞銀研究人員在2023年進行的一項拆解分析發現,比亞迪在中國銷售的暢銷電動車「海豹」所使用的全部功率半導體均來自中國供應商。
恩智浦總裁暨執行長席福表示,以前他們的主要客戶是西方車廠,但隨著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崛起,「我們開始將中國車企視為主要客戶,並利用其優勢將產品推向西方市場」。同時,有消息稱美國商務部已要求Nvidia調查其晶片如何流入中國市場。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