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預測指出,人工智能熱潮或會減退。然而,在被譽為「科技產業風向球」的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上,AI仍然占據著重要位置。無論是主辦方消費者技術協會(CTA)、大型企業的主題演講,還是各大中小企業參展商所展示的產品和方案中,AI依然是核心關鍵字。這表示技術不僅未衰退,反而在2025年會高速發展,其應用範圍和場景愈加豐富。
本年度CES於美國時間1月7日正式揭幕,並提前舉行了一系列的展前活動。CTA行政總裁兼副主席Gary Shapiro在活動上表示,AI依舊是今年的重點技術之一,對各行各業影響廣泛。他相信AI,特別是生成式AI,具備成為變革性技術的潛力,就如同互聯網當初帶來的深遠變革一樣。CTA總裁Kinsey Fabrizio補充,今年CES創新獎的申請數據顯示,AI是增長最快的類別,相關提交數量較去年增加近50%。
CTA創新及未來趨勢高級總監Brian Comiskey在接受專訪時指出,AI應用比想像中更加多元化,不論在商用還是個人消費者層面都有所涉及。在企業層面,AI可化身為AI代理、進行數位孿生、打造人形機械人,以改善營運和提高生產力;而對個人消費者來說,AI可應用到手機設備、PC甚至車輛,使產品更智能,更便利生活。
他提到,參加者應多加關注智能眼鏡和機械人。他認為AI在這兩大範疇會帶來更大影響。智能眼鏡能夠加強即時通訊和翻譯,為用戶創造更無縫和個人化的體驗,而機械人則可以變得更具適應性,更像人類,有助於解決勞動力短缺和社會照護需求。
今年許多參展商在CES上展示了智能眼鏡和機械人產品,例如美國初創公司Mustard Glasses推出了智能眼鏡,而雷鳥創新則宣布將與TCL聯合參展。此外,業內普遍預測2025年將成為AI眼鏡元年。
不過,目前智能眼鏡面臨一項重大挑戰,即外界對私隱問題的憂慮。Mustard Glasses創辦人Ashish Verma坦言這問題需要解決。他們正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包括在鏡頭前加入遮蓋裝置,以便在進入敏感地方時關閉鏡頭。
至於機械人產品,日本公司Jizai展示了全新的可自訂通用AI機械人「Mi-Mo」,法國公司Enchanted Tools物流機器人「Mirokai」有望成為醫生和護士的助手。
此外,量子計算也是本屆CES上的一大話題,被視為與AI互補,可推動技術突破。Gary Shapiro表示對量子計算未來發展有很大的信心。
今屆CES吸引超過4,500間參展商,其中包括約1,400間新創公司,以及300多場會議和1,100名講者。CTA副總裁兼CES展覽總監John T. Kelley預計,有40%參展人數和參展商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包括中國、韓國、日本、烏克蘭、以色列等。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