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從中國內地及香港進口的商品加徵10%關稅,一些廠商表示,自2018年美國開始加徵關稅以來,他們已經調整策略,並找到難以取代的「市場定位」。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在2018年就開始對中國內地及香港入口貨品加徵關稅。經營代工生產多年的廠商張先生指出,以前來自美國單一品牌的訂單佔他生意一半以上,但自2018年加徵關稅後,很多訂單轉向東南亞的廠商。
張先生表示,他們算是幸運的,因為主要從事較高價的女裝及童裝代工生產。一些需要人手完成的工序,東南亞和印度的廠商難以完成或模仿,因此仍能維持經營。
面對此次再加徵10%關稅,張先生有信心通過調整人手和生產安排來應對。此外,與客戶多年合作建立了默契和互信。然而,他坦言,加徵關稅影響了在美國尋找新客戶的成功率。過去幾年,他已積極在歐洲、澳洲和英國拓展新客源,但新增業務仍未能抵消因美國市場加徵關稅帶來的影響。
張先生強調,由於目前還在放新年假,下週才能了解美國客戶的最新反應,但預期會有客戶要求分擔部分關稅成本。他坦言經營變得比過去困難,但只要能「生存」,他仍會堅持下去。然而,他估計此次加徵關稅將對一些只做一般工序代工的同行造成較大的影響。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