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行業專家指出,總統特朗普推行的貿易政策增添了行業成本壓力,令汽車業憂慮加劇。福特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法利表示,特朗普政策的逐步影響正在累積。他強調,如果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最終徵收,將對美國汽車產業造成重大打擊。儘管墨西哥和加拿大的25%關稅暫援執行,但對中國主要汽車零件加徵10%關稅,以及3月12日起生效的鋼鐵與鋁材25%關稅,卻進一步加大了汽車業的成本壓力。
此外,特朗普宣布將對貿易夥伴採取對抗性關稅措施,特別指責美國與歐盟在車輛進口關稅上的不平衡問題。他上周宣布將於4月初對海外車輛徵收關稅,使美國汽車業面臨更大挑戰。
不僅僅是美國汽車公司受影響,在墨西哥和加拿大有重大投資的外國汽車企業也難以避免受衝擊。根據GlobalData的數據顯示,本田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車輛並非來自日本進口,該公司在美、加、墨均設有工廠。
特朗普推動的「美國優先」政策以關稅為主要手段,被形容為處理過去遭遇貿易夥伴不公平對待的一種解決方案。新政府也將關稅視為潛在收入來源,並認為此舉會促使全球企業增加在美國的生產能力。
GlobalData全球研究副總裁舒斯特表示,就汽車關稅問題而言,歐盟安撫特朗普政府並不困難,他認為歐美市場上的熱門車型不同,因此預期歐盟取消汽車關稅對其影響有限。
汽車業分析師預測,外國汽車廠商未來幾個月有機會宣布擴大美國產能或建設新工廠。然而,由於美國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很難決定具體生產哪些車型。此外,特朗普還撤回了加大電動車產能的政策,進一步影響了國際貿易。由於汽車行業具有長期週期,目前的投資決策可能要到4至5年後才會進入市場。舒斯特直言,各大車廠作為全球企業,在不同市場實施不同策略是低效的。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