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引起了一些廠商的關注。有分析指出,這對香港出口美國的影響可能只是短暫的。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黎卓斌表示,中國和香港的企業早已預期到美國將增加關稅,並已做好準備。然而,關稅政策是否會持續或調整仍存在不確定性,例如美國之前暫緩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關稅就是一個例子。他估計,部分直接與美國競爭的產品會受到較大影響,但日用消費品、醫療器材和服裝等產品受影響可能較小。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在專訪中提到,由於新年假期等因素,1月份出口表現可能不是很好,一些廠商也提前出貨。然而,他認為美國加徵10%關稅對香港整體出口的影響有限。雖然香港對美出口佔比可能會略微下降,但從長遠來看,美國消費市場仍需依賴具有性價比的中港產品。實際影響還取決於中國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表現及中美談判結果。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指出,2018年加徵關稅時對香港出口的影響更為顯著,但當時香港也順利度過。目前,大部分香港出口是到中國大陸,美國並非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即使在2018年的貿易戰中,香港也能夠挺過來,而且現時的出口和轉口量高於2018年。因此,加徵10%的關稅不會帶來長期影響。
事實上,去年12月份香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5.2%。與2023年相比,輸往東南亞部分國家及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如越南(增29.1%)、泰國(增18.8%),以及內地(增15.6%)。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