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電腦目前尚未普及,但很多科技公司和科學家相信,量子運算將在未來為科技發展帶來重大變革。微軟團隊最近創造了一種名為Majorana 1的新型運算晶片,這種晶片由拓撲導體(Topoconductor)驅動,有望加速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拓撲導體展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既非固體、液體或氣體,而是拓樸狀態。這新物質狀態可能在未來促成以下的重要突破:
**量子片**:微軟正在研發的量子系統可以在單個晶片上擴展至100萬個量子位元,其小巧的設計可以放置在手掌中,這是一種新穎的量子位元架構。
**拓樸核心**:基於這新物質狀態,微軟已經創建了8個拓樸量子位元,更小、更快且更加穩定,尺寸不到1/100毫米,並具備高可靠性和硬體基礎的抗錯能力,以數碼方式控制。
拓撲超導態是一種理論中預測的新物質狀態,而微軟之所以能取得新進展,是因為其在閘極定義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方面取得了創新,結合了半導體砷化銦和超導體鋁材質。這些設備在靠近絕對零度並經磁場調節後,可形成具有馬約拉納零模(Majorana zero modes, MZM)的拓撲超導納米線,而MZM位於納米線兩端。
MZM是微軟量子位元的核心組成部分,用「奇偶性」來儲存量子資訊,即納米線中電子數目的奇偶數。在傳統超導體中,電子會形成庫珀對,並以無阻力方式移動。
MZM具有隱藏特性,可以有效保護資訊。未成對電子需要額外能量才能被偵測到,但在拓撲導體中,一個未配對的電子會被一對MZM分享,因此隱藏在環境中。儘管拓撲導體是理想的量子位元候選者,但如何讀取隱蔽的資訊仍是一大挑戰。例如,要區分10億和10億零1個電子,微軟團隊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
1. 使用數碼開關將納米線兩端連接至一個可以儲存電荷的量子點。
2. 此連接可增強量子點的電荷保持能力,確切增幅取決於納米線的奇偶性。
3. 使用微波測量變化,因為量子點的電荷能力會影響微波反射方式,因此微波會攜帶納米線量子狀態的信息返回。
設計過程中確保了這些變化足以進行可靠的單次測量。初始測量誤差率約為1%,並已找到減少誤差的方法。
傳統上,量子計算需要精準操作每個量子位元,而QEC依賴複雜操作來檢測和修正錯誤。微軟團隊簡化了QEC過程,他們透過簡單數碼脈衝來連接或斷開量子點與納米線進行誤差修正,使得管理大量實用性量子位元成為可能。
微軟技術研究員兼量子硬件副總裁Chetan Nayak提到,在18個月前制訂了實現量子超級計算機的藍圖,如今已達到第二個里程碑,向世界展示了首個拓撲量子位元。該設計能容納100萬個量子位元,目前已有8個拓撲量子位元被安置在片上。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