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在2025年展望報告中表示,由於美國特朗普政府可能在2025年顯著提升全球貿易風險和大國博弈風險,中國政府預計會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化和推動內需等領域加大政策力度。張憶東看好明年中國股市,認為A股表現優於港股,而港股則更適合價值投資。
A股比港股更能受益於中國內地的財富再分配。內地投資者因對市場的信心而加速風險偏好的修復。相較之下,港股則受外資投資策略和做空機制影響,依賴宏觀經濟數據和大型企業業績預期。
在低利率環境下,社會財富缺乏有效的投資渠道,而中國股市的盈利效應與財富再分配形成正向循環。目前,中國居民存款與A股市值的比例仍處於高位,隨著投資回報改善,居民財富可望持續流入中國股市。此外,保險、社保、退休金、企業年金等中長期資金對中國股市的再配置也正在進行中。
該行指出,2025年經濟修復或將較緩慢,但名義GDP增長率有望較2024年提升。根據宏觀團隊的判斷,儘管外需面臨挑戰,但地產對經濟的拖累減弱,消費穩定。該行認為,新質生產力、推動內需及提升股東回報是核心資產重估機會的三大基本面亮點。
在新質生產力方面,AI應用明年有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值得關注AI相關的雲端SaaS、AI手機以及智慧終端的興起。隨著下一代模型出現,其能力提升可能催生更多應用場景,同時降低推理成本,加快應用滲透。此外,高階智能駕駛滲透率也有望快速提升。
在內需方面,估值和景氣處於低位的行業有望隨著供給側出清產能以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政策落實而迎來併購重組和困境反轉機會,尤其是在新能源、食品飲料和房地產領域。同時,新需求興起及促進消費政策將利好情緒消費、AI消費、養老和育幼等領域。從中期來看,服務消費將成為擴大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包括文化旅遊、養老、育幼和家政等領域相關政策值得期待。
美股方面,張憶東指出,美股最終可能震盪上漲,但指數漲幅將收斂,其中結構性機會至關重要。美股目前已提前反映了對軟著陸和未來財政政策擴張的預期,其估值處於歷史高位使配置性價比下降。一旦經濟數據或政策進展不如預期,就可能出現劇烈波動。他認為特朗普新政與降息效果相疊加,加上回購和每股收益增長仍能為美股提供上升動能。在投資上,他看好科技成長,預期AI機會從硬件轉向軟件,加速商業化發展。同時關注與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相關的科技產業鏈,包括機器人、智能駕駛、星鏈、儲能及加密貨幣等領域的成長潛力,以及受益於特朗普新政及降息週期的成熟產業機會。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