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證券最新一份報告指,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對等關稅」計劃,中國、印度和泰國等亞洲新興經濟體,由於對美國出口關稅稅率相對較高,面臨更大的風險,而新加坡和南韓等已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經濟體,面臨的風險相對較小。
「對等關稅」意指向美國進口商品徵收與該貿易夥伴對美國出口商品相同稅率的關稅。野村指出,特朗普推行這一政策的目標是確保美國出口獲得公平待遇,並間接解決美國與夥伴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報告指出,特朗普是否在行業層面或者全面實施更高的對等關稅至關重要。例如,越南整體加權平均有效關稅稅率較低,但在某些特定領域則較高。按行業來看,亞洲對農產品和運輸業徵收較高的關稅,而農產品的關稅調整在政治上較為困難,各國則可以考慮降低包括汽車在內的運輸領域關稅。
野村預期亞洲經濟體將加快與特朗普進行談判。印度考慮降低超過30種商品的關稅,並計劃增加對美國防衛和能源產品的採購。泰國也在尋求增加乙烷和農產品等來自美國商品的進口,如能順利達成協議,他們有望實現共識。
對於亞洲發達經濟體而言,儘管面臨的對等關稅風險較小,但如果特朗普擴大「關稅網」到製藥、半導體產業或重新談判自由貿易協定,他們可能仍會受到影響。
特朗普日前將鋼鐵和鋁的進口關稅提升至25%且「無例外或豁免」,並表示將在未來兩天內針對所有向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同時考慮對汽車、半導體芯片和藥品徵收額外關稅。
在此背景下,有超過30家中國企業赴哈薩克簽署合作協議以開拓市場。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