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最近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12月香港整體出口貨值同比增長5.2%,而進口貨值則下降1.1%。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表示,去年8.7%出口增長主要受到電子產品出口強勁復甦的推動。展望2025年,他提到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貨品加徵關稅,使得出口前景充滿變數。然而,由於香港商家積極開拓新市場,對出口表現仍持樂觀態度。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黎卓斌接受採訪時指出,有會員反映出口至美國的業績不如預期,但對歐洲的出口則接近雙位數增長,儘管毛利有所壓縮。此外,一些會員已加強開拓東南亞市場,尤其印尼和越南市場顯示出理想的增長潛力。他認為,這與當地近期增加投資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有關。
蔡冠深補充道,越南是亞洲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之一,其人口超過一億,加上GDP每年增長7%。香港作為區域貿易樞紐,是越南從東北亞進口的重要中轉站,越南加工製造業的繁榮也惠及香港的出口。長遠來看,越南已確立未來十年的高速發展目標,並成為中國大陸及香港投資者的重要目的地。香港商家可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合作,在基礎設施、綠色製造及國際金融中心等領域參與越南建設,實現互利共贏。
另一方面,對於特朗普再任美國總統的影響,黎卓斌認為特朗普的做事風格會比第一任更為穩重,以更實際的方式應對中美關係。他預測弱美元及減息是大勢所趨,而這將有利於香港出口並降低企業營運成本。
香港鞋業商會會長林廣德對今年香港出口持悲觀態度,主要是由於美國難以預測的進口政策和關稅影響。他指出,那些專注歐美市場且擁有實體工廠的出口商受影響最大,有些公司的業務減少了約一半。他擔憂農曆新年後首季完結時市場出現洗牌。
開拓包括東盟、一帶一路國家及中東等新市場已成為「必須」。但將工廠轉移到這些地區面臨供應鏈不全、工人工藝水平以及生活和工作文化等挑戰。他還指出,不少香港出口商已以「產供銷一體化」模式運作,但各地網絡銷售規範不完善,如水軍、退貨甚至詐騙等問題給廠商帶來困擾,他希望未來各地能加強監管。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