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大醫學院與南沙醫院合作,傳輸了數百筆非實名肝病數據給中大醫學院進行研究,這是大灣區首個跨境數據空間。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胡志遠教授表示,除了肝病數據外,未來也希望在腫瘤、復康、慢性病等領域展開研究合作,並建立臨床研究中心之間的協作。
中大數據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吳國聲透露,目前其初創企業正構建一個平台,將內地的非實名科研數據南下,提供給中大醫學院進行研究,這些數據不包含個人信息。吳國聲表示,大灣區市民經常跨境流動,兩地醫療數據互通具市場需求,希望未來有50家醫院參與此平台,以降低數據傳輸的價格和成本。
他指出,平台首階段將專注於科研數據,因為兩所大學的醫學院在該領域具有領導地位,而醫療研究也是河套區的重要發展之一。至於病人層面的數據傳輸,由於涉及敏感的個人信息,需要在政府層面進行詳細溝通,因此計劃在第二階段推出。
關於內地嚴格的數據傳輸法規監管,吳國聲表示,國家數據局推出了數據空間執行方案,其中包括跨境數據空間。他表示,在這一框架下,國家相對允許相關數據傳輸。該平台希望提供安全的數據技術,目前正與中大醫院和中大醫學院合作,也與內地和海外保持緊密聯繫。吳國聲希望能在《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發布三周年時,即今年6月公布成果,以作為代表案例。
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指出,目前的醫健通發展是以點對點形式進行,但由於大灣區和全國地域遼闊,不可能所有數據互通都以點對點方式進行,否則成本會非常高昂,因此需要以數據空間形式運作。馮康還表示,在未來醫健通的發展中,即使市民的數據可以傳送到內地醫院,但當地醫療機構如何分享紀錄仍是一個議題,因此有必要使用數據空間平台。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