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管理署發言人於今日(27日)表示,對一起備份磁帶遺失事件予以高度重視,並為此事件致歉。該署於1月22日接到報告,經調查確認,在去年12月23日,署方人員按照復原備份程序,將7盒磁帶從入境事務大樓運送至金鐘道政府合署的途中遺失。這些磁帶包含約76,000份個人資料,包括破產/清盤案的債權人以及破產管理署的在職員工。
涉事的磁帶被放置在上鎖的保護盒中,所載資料採用了AES-256技術進行加密。這種加密算法被認為是高度安全的,廣泛應用於政府和軍事用途。經數字政策辦公室評估後,破產管理署認為這些磁帶洩露個人資料的風險極低。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創會及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使用AES-256技術加密的資料,即便使用量子電腦進行破解,也可能需要超過100萬年才能解密。因此,理論上這些遺失的資料仍然很安全,除非有人能取得解密鑰匙。他建議政府應對市民的個人資料全部採用高規格加密,如AES-256技術。此外,考慮利用政府雲端儲存作備份,而不必依賴磁帶或記憶棒。
我們的電子報內容豐富多彩,從即時新聞到引人深思的評論文章,讓讀者隨時掌握最重要的資訊,並保持參與感。立即訂閱,加入我們的讀者社群,走在時代的尖端。